干惊天动地事 做隐姓埋名人
——走访马兰基地纪实
□ 本刊记者 徐 琛
在位于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境内、近“死亡之海”罗布泊西端,有一片沙漠绿洲。这是我国唯一的核武器试验基地,组建于1958年,她有一个美丽的名字——马兰。
从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到1996年我国宣布暂停核试验,这片位于祖国西北边陲的热土,曾为铸造国防盾牌、挺立民族脊梁做出了重要贡献。数十年来,一代代马兰人承载国家使命,忠诚为党分忧,以身许国,顽强拼搏,默默奉献。
半个多世纪过去了,罗布泊上空的蘑菇云早已散尽,千里戈壁也恢复了昔日宁静。但是,马兰人的功勋,祖国不会忘记。
“想不到这辈子还能赶上这样伟大神圣的事业”
新中国成立初期,为了打破帝国主义的核垄断、核讹诈、核威胁,捍卫新生的人民政权,毛泽东主席在1956年4月的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表示:“我们不但要有更多的飞机大炮,而且要有原子弹。在今天的世界上,我们要想不受人欺负,就不能没有这个东西。
在祖国的召唤下,一批批科技精英、一支支英雄部队会聚起来,怀着为祖国争光、为民族争气的赤子之心,开始了核试验场地选址工作。最初选定的核试验场地是甘肃敦煌。
1958年8月下旬,敦煌的勘察选址工作全面展开,这在当时还是一项绝密行动,只有少数几位负责同志知道任务内容。200多名部队官兵和科技工作者深入戈壁大漠实地勘察地貌、地质、水文等情况,睡地窖、住帐篷,吃干菜、喝苦水,辗转数月。一天,一名干部问当时的勘察大队队长张志善:“我们这叫打的什么仗,一天到晚蒙在鼓里,晕头转向的,也不知道要干吗。”其他干部也七嘴八舌议论:“上刀山下火海我们不怕,但死也要死个明白。”“我们都是经过党审查合格的,为什么不能把实情告诉我们?”看到大家迫切地想知道自己在为怎样的事业而奋斗,张志善决定向上级打报告,请求在内部公开任务。得到批准后,他向大家交了底:“我们的任务就是要建一个原子弹、氢弹试验靶场。”神秘面纱一经揭开,大家激动得抱在一起热泪盈眶,并不住感叹:“想不到这辈子还能赶上这样伟大神圣的事业!”
由于敦煌的选址不理想,勘察大队转战新疆,并最终选定在古楼兰的消失地——罗布泊腹地建立核试验区。1959年4月,勘察大队继续在南疆公路沿线的库米什、乌什塔拉等地选择生活区,最后选定在乌什塔拉以南5公里处的一片盐碱滩。该地离试验中心区300多公里,位于天山脚下,靠近博斯腾湖,紧邻南疆公路,气候适宜,交通便利。一条天然水沟从中流过,水沟两旁长满了马兰草。5月,勘察大队在那里规划蓝图,正值马兰花盛开,时任核武器试验靶场主任,即后来马兰基地第一任司令员张蕴钰将军便提议,将基地生活区命名为“马兰”。
基地组建初期,刚刚成立的新中国一穷二白,又恰逢3年自然灾害,粮食物资短缺,广大官兵咬紧牙关,用双手、用肩膀、用食不果腹的血肉之身躯,承载着创业的艰辛。初到马兰,部队住的大多是帐篷,遇上大风,常常被风掀沙掩,甚至撕成碎片。没有住房,官兵就自己动手挖地窖;没有食堂,大家就在背风的山坡下就餐;没有实验室,就土法上马,在烈日下做仪器高温试验,在寒冬深夜做低温试验;缺少建材,就自己脱胚烧砖;缺少粮食,就把玉米面炒了以后再蒸,做成“高产饭”,采来野菜和榆树叶作“代食品”充饥;缺少生活用水,一盆水蒸了馒头再洗脸,澄清之后再洗衣服,之后才舍得倒掉。
伟大的核试验事业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艰难起步。在基地历史展览馆,记者看到了保存至今的计算尺、手摇计算机、用自行车打气筒改装的冲击波压力自记仪等。每一幅照片、每一件文物背后,都有一个艰苦奋斗的感人故事。如今,漫步于楼房林立、绿树成荫的马兰营区,你很难想象,这里曾经是一片戈壁荒滩。
辉煌总是与苦难为伴。一位老同志回忆起当年的情景,仍一往情深地说:“正因为条件艰苦、创业艰辛,才感到格外光荣。那样的日子,苦得幸福,苦得自豪!”
为了春雷乍响
我国的核试验是国家工程,所有参与核试验事业的人,上至党和国家领导人,下至普通官兵,都对核试验的保密工作高度重视。
在领导核试验事业的过程中,周恩来总理多次就保密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包括试验任务的保密,暗语密码的制定、通信的保密等各个方面。1964年11月4日凌晨,拟公开发表的首次核试验现场照片送至周总理处。周总理用放大镜仔细查看后,说:“照片公开发表后,会不会有泄密的问题?”并进一步询问:“如果把下半部的地面截去一些,是不是更有利于保密?”在得到专业人员的肯定回答后,周总理说:“那好,照片正式发表时就按截图作保密处理,我要送请毛主席批准。”后来,刊登在1964年11月15日《人民日报》头版的原子弹火球和蘑菇云照片,就是按照周总理指示截图处理过的。
当时,中央给核试验任务定下的目标是,“五保”:保响、保测、保回收、保样、保密。保密,作为决定试验任务成败的重要因素,被摆在十分重要的位置。
基地创建初期,就制定了涉密资料“上班领取、下班交回”的制度,每位参与试验的涉密人员都有一个保密手提包,存放着保密本和其他涉密材料,保密手提包一律统一存放保密室,上班时领取,下班时经过保密员检查确认后交回,绝不在个人手上过夜。当时,有一位技术专家下班归还保密手提包时发现保密本遗失,基地立即给予了处分。后来经查这个本子是新领取的,并没有记录多少内容,但是处分却一直没有撤销。正是这样严格得近似于苛刻的制度要求,保障了基地几十次试验中,虽然参与单位、人员数量众多,却没有发生过重大泄密问题。
由于核试验任务极其复杂,牵扯面广,有时,做好核试验的保密工作还需要依靠马兰基地和所有相关单位的大联合、大协作。在第一次核试验前,如何将核弹从生产场地安全而秘密地运送到核试验基地,是一个棘手的问题,任何人都没有经验。核弹生产场地与试验场地距离长达数千里,在运输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各种意想不到的问题。为加强对安全保密工作的领导,在中央专委、国务院和国防科委的领导下,由公安部和当时的总政保卫部联合成立了核试验安全保卫保密联合办公室,下设秘书、保卫、保密、运输4个组。各小组都对参与人员进行了严格的政治审查,提出了明确的保密要求。核弹运送专列沿途和到达乌鲁木齐后的警卫部署都是按照国家最高元首级标准保障的。在专列到站后,新疆军区派了3层警卫力量,内层30米左右一岗,相关领导及工作人员只有佩戴证件才能靠近专列。
平沙莽莽黄入天 英雄埋名五十年
“两弹一星”功勋奖章、八一勋章获得者程开甲院士,曾任马兰基地副司令员。他1946年赴英国爱丁堡大学留学,曾任英国皇家化学工业研究所研究员,1950年回国。马兰基地组建后,程开甲便来到这里,先后领导了原子弹、氢弹、核导弹等多种类型试验的技术工作,是我国核武器事业的开拓者。曾有记者问他,如果当年不回国,在学术上会不会有更大的成就时,他非常自豪地说:“如果我不回国,可能在学术上会有更大的成就,但绝不会有现在这样的幸福,因为我所做的一切都和祖国紧紧联系在一起。”
中国工程院院士林俊德,一生致力于核试验事业,入伍52年,参加了马兰基地全部核试验任务,年过七旬仍然战斗在科研试验一线。2012年,林俊德罹患胆管癌晚期,入院后他念念不忘的仍然是核事业。特别是在生命的最后8天,他坦然面对生死,毅然放弃治疗,把病房当战场,忘我工作,“我现在最需要的是时间。”他跟医护人员这样说道。在生命的最后一天,他用尽气力向为之奋斗一生的事业发起了悲壮冲锋,9次请求下床工作。
悭吝的时间不肯给这位可敬的科学家临终的从容,林俊德有太多未了的工作让他牵挂:技术方案需要梳理完善,关于基地建设发展思路,他陆续写下了许多零碎的文字,分散在电脑的各个文件夹里,如不抓紧形成系统化的总体方案,那些灵感将成为散落一地的珍珠,再也串不起来;科研资料需要整理归档,包括学术思想、技术思路、实验总结和各种数据、图片、图表,都在电脑里以复杂的编号形式保存着,如不抓紧整理,诸多国防科研的重要课题、尖端项目资料将被淹没在浩如烟海的文档资料中;学生论文需要审改评阅,两名博士生即将进行论文答辩,没有导师的意见,不仅学生毕业要受影响,两个前沿课题的进度也将延缓……
林俊德院士去世后,按照他的遗愿,骨灰安葬在了马兰基地,他的事迹也在全社会引起强烈反响,并高票当选2012年度“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评委会在给他的颁奖词中这样写道:“大漠,风烟,马兰。平沙莽莽黄入天,英雄埋名五十年。剑河风急云片阔,将军金甲夜不脱。战士自有战士的告别,你永远不会倒下。”
林俊德院士是众多在马兰基地工作生活、为之奉献一生的科学家的典型代表,还有很多人的英雄事迹,将成为永远的秘密,不为世人所知。钱绍钧院士是马兰基地的第一位科学家司令员,也是第一个获得“国防科技工作模范”荣誉称号的人。1983年,国防科工委为他召开表彰大会,可是当时的媒体报道这一消息时,他却只能出现一个背影。
愿为事业献青春,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这是马兰基地广大官兵和科技工作者平淡而辉煌的人生三部曲。在基地走访期间,记者听到这样一个故事:过去,核试验厂区有一个地方叫“木兰村”,是当初被称为“核大姐”的一批女科技干部居住的地方。她们大都来自北大、清华等名校,将最美好的年华奉献给戈壁大漠,无暇顾及个人感情,她们当中,有的到四五十岁才结婚,有的则终身未嫁。
不光是知悉核心秘密的科学家,即使是为核试验提供保障的普通官兵也是“上不告父母,下不告妻儿”,为保守国家秘密付出了很多。首次核试验前,基地长时间中断一切个人通信,官兵无法与家人联系。中断通信的时间里,仅在一个工兵连,就有3位战士的亲人去世、16位战士的亲人生病、两位战士的未婚妻因为长时间未收到回信而提出分手。
在位于马兰生活区西侧的烈士陵园,长眠着378名为核试验和基地建设献身的科学家、军人、职工和家属。纪念碑上镌刻的碑文这样写着:安葬在这里的人们,是为创造惊天动地事业而献身的一群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他们来自大江南北、长城内外,靠着对国防科技事业的一片赤诚之心,有的在试验场壮烈牺牲,有的在建设基地中以身殉职,有的在平凡的岗位上积劳成疾悄然离逝,还有的是为支持这项事业而长眠在这里的父老妻儿……
曾有作家这样描述马兰人:他们的成就震撼了世界,而他们自己甘愿默默无闻;他们以毕生的青春、智慧、热血培育出丰硕成果,却从不炫耀自己的花朵。
历史如镜,丰碑不朽,精神永存。马兰精神的生命力亦如马兰花,扎根大漠,顽强坚韧,马兰英雄的名字也必将彪炳史册、再励后人。
摘自《保密工作》2017年第10期
|